近期钢企年中报出炉,其中22家盈利,11家亏损,与去年同期的“近九成上市钢企亏损”形成鲜明对比。对此,市场议论纷纷,甚至有记者调查发现,在钢企账面盈利的背后,是企业通过各种财务手段调高利润和利用营业外收入,营造出“输血式盈利”的虚假繁荣。 目前库存出现小幅回升,现货钢轨压板需求仍较弱,价格延续弱势,跟随期螺调整;国庆长假节前会有小幅备货需求,受制于楼市、政策负面预期,近期需求预期减弱,主流钢厂下调价格政策刺激现货延续弱势。目前来看,多数经销商对后市不乐观,小长假采购有限,短期螺纹钢价格延续弱势。尽管钢企各出高招实现扭亏,但钢企财务报表水分过高,远远不能代表行业的真实情况。据业内人士透露,多数钢企的钢铁主业已难盈利。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曾经风光无限的钢铁行业陷入屡亏不止的怪圈呢?受钢铁下游产业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整体成交氛围清淡,钢价上涨乏力。作为钢轨压板下游的主要用户房地产,在上半年房控加码的影响下,项目开工建设一直不温不火。机械、造船等行业复苏尚未完成,对钢材需求不多。尽管8月PMI出现回暖,但终端放量并不明显,甚至饱受市场期待的“金九”行情也是惨淡开局,定下了钢价走弱的基调。加之,贸易商在需求低迷的现状下,对价格继续上涨并不认可,现货市场观望氛围浓厚。其实自2011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全行业亏损后,钢铁企业进入了下行通道,各大钢厂主营业务难以盈利,多数是在亏本生产。但钢企已经进入越亏损越生产的怪圈,谁都不愿意自动减产。钢企屡亏不止背后不止是大环境走弱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缺乏行业自律。在供大于求、原料高位运行、需求难起等因素的影响下,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钢铁行业都将处于微利经营的状态。企业间减量重组是消化过剩产能的合理方法,但对钢轨压板企业来说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欧盟钢铁产能调整花了20年,我们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但也要做好5年~10年打长期‘困难战’的准备。http://www.thnmb.com/